2月25日呼伦贝尔股票配资,中午1点时分,在东部片区工作的李先生突然感觉左半边肢体无力,意识开始模糊,说话都不利索。
工友们见状立即拨打了120,当地医护团队接诊检查后发现,李先生右侧大脑中闭塞加上心脏房颤,综合考虑是心脏血栓脱落!(脱落的血栓堵住了流向脑部的血管,造成了大脑血管闭塞)
如果不及时采取溶栓取栓治疗,李先生或会脑卒中(中风)或会丢失生命。(溶栓治疗的“黄金时间”为发病4.5小时)
情急之下,当地医院神经内科拨通了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(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)神经内科的电话
“有脑梗患者需要转运到兄弟医院进行介入手术”
“好!我们现在马上准备好介入室,医生护士到位”
“感谢你们,我们还有20分钟到”
约下午3点,转运救护车一路驰行抵达暨大附六院介入室。
通过神经内科术前评估,李先生目前出现了神志不清,左侧肢体无法活动,情况已经不太理想。
接下来的时间,神经内科魏继鹏、朱鹏涛医生联合介入室叶巧君、叶晓华护士争分夺秒开始手术!
15:15分—李先生被送到介入室
15:30分—手术团队完成血管穿刺
15:47分—李先生血管成功再通
*血管再通的瞬间,李先生能够抬起左脚
17分钟!从开始穿刺到血管再通,神经内科手术团队联合介入室仅仅只用了17分钟便成功避免了李先生脑卒中的风险。
当朱鹏涛医生告知李先生当地医院转运团队这一好消息,那时他们尚在返程的路上。
“我们都还没到医院,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做完手术了!太厉害了!”
2月27日,在神经内科住院的第2天,李先生已经可以慢慢地走路。
“很感谢你们,我当时还以为我没救了,没想到你们用这么短的时间都能救回我,太谢谢你们了”李先生说道。
*目前李先生恢复良好,病情稳定即可出院
短短的17分钟手术
他们穿着30斤重的铅衣走了3年
在介入手术中,通常需要依赖DSA、X射线、CT等影像设备实时引导,这些仪器会射发出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,长时间暴露在辐射环境之下,会导致身体健康产生损害。
对此Deepseek是这样回答的:
对细胞损伤:X射线等电离辐射可穿透人体,破坏细胞DNA结构,增加癌变风险(如甲状腺癌、白血病)。
累积效应:即使单次辐射剂量低,长期频繁暴露会导致剂量累积,显著提高健康风险。
敏感器官影响:生殖腺(可能影响生育)、晶状体(易引发白内障)等部位对辐射尤为敏感。
而介入医生每年可能参与数百台手术,若无防护,累积剂量可能远超限值;
铅衣可降低上述风险。
但按照国际标准,佩戴的铅衣重达40斤
30斤是什么概念
一桶18.9升的桶装水
一个装满行李的托运箱
两袋7.5公斤的大米
可想而知,这一件“救命”的铅衣有多重
*穿上铅衣行走也会变得缓慢
“有些时候一天手术好多台,我试过15个小时穿着这件铅衣,也算是锻炼了。”神经内科朱鹏涛医生说道。
为李先生溶栓的17分钟,神经内科与介入室团队这三年的时间精益求精,简化流程,提高融栓的效率。近3年,神经内科每年溶栓上百例,取栓每月8到10人次,术前详细询问病史,只要病人到达急诊科,怀疑脑卒中,快速评估,最快的速度完善影像学检查;
暨大附六院于2023年成立了东部神经内科联盟,无条件接受需要转运手术的病人,在病人到达我院之前,卒中团队已对病人情况做好评估,开启绿色通道做到双绕行,直达导管室。
*2023年成立东部神经内科联盟
“你说这件衣服不重都是骗人的,但还是想取栓能够再快一点,再快一点,现在是17分钟,以后巴不得5分钟就能搞定,这样患者预后也能恢复得再好一点!”神经内科朱鹏涛医生说道。
介入室内
忙碌的不仅仅只有医生
在接到手术通知的电话后,20分钟必须到达介入室,为病人过床,上监护用药,检测生命体征,推射镇静剂,整理好手术用具,这一过程必须要熟练且精准,不能出现丝毫纰漏。
完成上述一系列操作的不是医生,而是介入室的护士团队。
在这场与死神较量的赛跑里,他们至关重要。
*介入护士团队工作中
在开台手术后,他们同样也需要穿上铅衣进行手术操作,需要走动的路程会更多有时一站就是一天。
而在一场介入手术中,导管导丝在血管中穿行的每一毫米,都需要她们全神贯注监测生命体征、预判并发症风险。
同时需要护士团队熟记上千种介入耗材的型号与特性,能在30秒内为医生递上最匹配的器械——这是无数次演练刻进肌肉记忆的专业素养。
“有时候刚结束一台急性手术,又接到脑卒中患者的紧急呼叫。必须快速清点耗材、检查设备,然后转身跑向下一间DSA手术室,介入室的字典里没有‘暂停键’这三个字。”介入室护士叶巧君说道。
*介入室护士叶巧君
目前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(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)开展静脉溶栓治疗脑血栓已10余年,技术相当成熟,近年还开展经桡动脉血管造影术、桡动脉入路技术(TRA)椎动脉/颈动脉支架植入术、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置入术等多项院内新技术,以及多学科合作完成东莞东部首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。
自2024年统计,医院的年溶栓病例超过120例,DNT中位时间37分钟,在东莞地区处于前列水平。
卒中的一些预警信号
如何预防卒中
脑卒中,俗称“中风”,主要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两大脑血管疾病。目前该病发病率逐年增加,已超越肿瘤成为我国第一位的死亡原因,其具有发病率高、死亡率高、致残率高、复发率高四大特征。
卒中预警信号
FAST口诀——黄金判断法则
#F(Face,面部下垂):微笑时一侧嘴角歪斜,或面部麻木。
#A(Arm,手臂无力):双臂平举时一侧下垂,或肢体突然无力、麻木。
#S(Speech,语言障碍):说话含糊不清、无法理解他人语言,或突然失语。
#T(Time,争分夺秒):立即拨打急救电话,记录症状出现时间,溶栓治疗需在发病4.5小时内进行。
其他易被忽视的症状
#突发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、视野缺损
#剧烈头痛伴呕吐(需与出血性卒中鉴别)
#不明原因眩晕、行走不稳或失去平衡
提示!即使症状短暂缓解(可能为“小中风”TIA),也需紧急就医,因其是脑梗的强烈预警信号。
目前世界公认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(脑梗死)最有效的方法是超早期静脉溶栓或取栓治疗。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时间窗是4.5小时。
脑卒中发生后,在4.5小时内对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,能够挽救部分尚未坏死的脑组织,每晚1分钟治疗,就会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;超过4.5小时就不能再进行溶栓治疗。
所以,当发现身边人有相关发病症状,应立即到医院救治,一刻都不能耽误。
一旦疑诊脑梗死患者抵达急诊科后,医院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将为其开启,医护人员会以最快的速度安排患者完成相关检查,并施以治疗!
呼伦贝尔股票配资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联华证券_联华证券策略平台_联华证券策略股票平台观点